了解糖尿病
有研究指出,現時香港約有七十多萬人患有糖尿病,而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,到了2030年,香港的糖尿病人數將會上升至九十二萬人¹,是香港十大致命疾病的其中之一。雖然糖尿病是無法根治的疾病,但絕對可以預防。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著想,一起來認識糖尿病!
¹ 香港糖尿聯會。(2011)。世界糖尿病日 (11月14日)
了解糖尿病
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,主要分為三類;第一型糖尿病是「胰島素依賴型」糖尿病,常見於幼童或青少年身上,基於患者的胰臟不能夠自然產生胰島素,以致身體無法有效地將葡萄糖轉化成肝醣和三酸甘油脂,導致血糖濃度升高,造成糖尿病。這類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時定量的為身體注射胰島素,從而控制進食前後穩定的血糖指數。若控制不佳,可能會引發糖尿病酮酸中毒。
至於第二型糖尿病是「非胰島素依賴型」糖尿病,比較常見於成年人群組,是基於身體細胞產生「胰島素抗性」,不能夠有效地利用胰島素而引起的高血糖問題,患者通常伴隨著過重或者缺乏運動的特徵,而患病的症狀包括容易覺得疲倦、傷口不容易癒合、視力轉差、皮膚痕癢、口乾或是容易肚餓等,嚴重更可能增加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病變的風險。患者一般都需要靠藥物或注射胰島素、調節飲食以及做運動去減慢病情惡化。
出現於懷孕期間的糖尿病稱為「妊娠期糖尿病」,是暫時性的高血糖症狀,基於懷孕期間體內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,或者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而致。妊娠期糖尿病容易發生在懷孕期第24至28週左右,情況持續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,甚至增加分娩時的危險程度。不過患者只要聽取醫生的建議,並注意健康飲食,妊娠期糖尿病很大機會於產後消失。
拆解糖尿病的迷思
迷思一:只要不吃糖或節食,就可以控制血糖水平?
減低糖分攝取的確是控制血糖水平的第一步,不過要注意並非「戒」糖,而是定時及定量的攝取含糖分的食物。由於節食和不吃糖有機會造成血糖過低的情況,容易導致頭痛、心跳加速、噁心或休克等症狀,所以糖分對於糖尿病患者仍然十分重要。
迷思二:飲用秋葵水可以降血糖?
有人指,秋葵的黏液含水溶性膳食纖維,浸水後可以增加飽腹感,有助減慢糖分吸收。事實上,秋葵中可溶在水裡的纖維並不多,另外只飲用秋葵水而不吃降血糖藥,反而會令血糖水平失控。其實平日飲食中,我們都可以輕易攝取到水溶性膳食纖維,包括是水果、蔬菜、穀物類、種子及果仁等食物,加上目前未有研究證實長期飲用秋葵水實屬安全可效,因此不要過分依賴偏方。嚴重患者更不可以單靠調節飲食來控制血糖水平。
迷思三:偏瘦人士不會患糖尿病?
由於一型糖尿病是與自身免疫系統異常、病毒感染或是遺傳有關,偏瘦人士亦有機會患這類疾病。至於二型糖尿病大多數是肥胖或葡萄糖耐量異常所引起,過重人士的確是較高風險;若然偏瘦人士經常暴飲暴食,多攝入高糖及肥膩食物,同時缺乏運動,仍然會增加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抗性,促使高血糖的形成。因此偏瘦人士雖然並非「高危一族」,但也不容忽視控糖的重要性。
控糖小貼士
1. 定期進行血糖檢測
要預防糖尿病,必定要定期檢查血糖水平。建議40歲或以上的人士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或者添置家用血糖測驗機,多留意自己的空腹及進食後的控糖表現;若果空腹血糖達4-5.6mmol/L 指數,進食後兩小時後達4-7.8mmol/L指數,以及糖化血紅素(HbA1c)達5.7%以下(化驗室檢測的指數),即是正常的血糖水平。一旦血糖水平異常地高,就要及早就醫,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段。詳細可參考圖表一(血糖檢驗指數表)。
圖表一:血糖檢驗指數表
資料來源:亞洲糖尿病基金會
2. 注意飲食選擇
控制飲食是穩定血糖水平的關鍵,特別是懷孕的婦女及過重人士。世衞(WHO)建議每人每日的游離糖攝取量應不多於總熱量攝取的5%,即總熱量大約2000卡路里中不多於25克糖(約5茶匙糖)¹;游離糖是指包括由生產商、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單醣(Mono-saccharides)和雙醣(Di-saccharides),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、糖漿、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分²。而高危人士宜避開高游離糖的小食及飲品(可參考圖表二),以免過多的糖分積聚於身體,造成糖尿病。
¹ 世界衛生組織。(2015)。指南: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
² 食物安全中心。(2017)。降低香港膳食中的糖
圖表二:港式飲品/食品 - 糖分陷阱
其次,人體絕對需要糖分作為能量的來源,所以並不能夠節食或者不吃澱粉質。宜多選擇多醣(Poly-saccharides)或者是低升糖指數(GI值)的食物,例如是全穀麥類、粟米、意粉、豆類、大部分蔬菜等(可參考圖表三),都是普遍含較高纖維量的食物,可以延長消化時間,減少血糖波動的情況,還有助增加飽腹感,糖尿病患者可適量地攝取這些食物。
圖表三:各種食物的升糖指數(GI值)參考表(以葡萄糖的指數為100 GI 值作對照)
資料來源: 中國食物成份表
因此,只要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,定時定量,以「少食多餐」為原則,避開高GI值食物,就能夠有效地穩定您的血糖水平。
3. 養成運動習慣
運動可有助於提升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,令血糖可以更順利的轉化性肝醣,並有利控制血糖水平。有研究指出,混合帶氧運動(Aerobic Exercise)及阻力訓練(Weight Training)比起進行單一類運動更有效降低糖化血紅素的水平¹。帶氧運動的例子包括有急步行、緩跑、游泳、騎單車、各項球類活動及跳舞等,建議每星期最進行3-5天,每次維持最少30分鐘,除了有效控糖,亦有助改善心肺功能。至於阻力訓練就有舉沙包或滿水水樽、手拉滑輪、彈力帶練習及深蹲等,建議每星期進行1-3次,每組肌肉運動做15至20下,重覆3-4次,可強化骨骼和肌肉健康。
¹ Sigal, R.J. et al. (2007). Effects of aerobic training, resistance training, or both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: a randomized trial. Ann Intern Med, 147(6):357-369
參考資料:
- 香港糖尿聯會。(2011)。世界糖尿病日 (11月14日)
- 世界衛生組織。(2015)。指南: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
- 食物安全中心。(2017)。降低香港膳食中的糖
- Sigal, R.J. et al. (2007). Effects of aerobic training, resistance training, or both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: a randomized trial. Ann Intern Med, 147(6):357-3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