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糖尿病 跳到内容
了解糖尿病

了解糖尿病

了解糖尿病

有研究指出,目前香港有七十多人患有糖尿病,而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,到 2030 年,香港的糖尿病人数将上升至九十二人1 ,是十大致命疾病的其中之一。虽然香港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疾病,但绝对可以预防。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着想,一起来认识糖尿病吧!

¹ 香港糖尿联盟。(2011)。世界糖尿病日 (11月14日)

了解糖尿病

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,主要分为三类;第一型糖尿病是「胰岛素依赖型」糖尿病,常见于幼童或青少年,基于患者的胰脏无法自然产生胰岛素,导致身体无法有效胰岛素开关转化为肝醣和三酸甘油酯,导致血压浓度升高,糖尿病。这类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定量的进行身体注射胰岛素,从而控制饮食,控制血糖的稳定。如果控制不好,可能会引发糖尿病酮酸中毒。

至于第二型糖尿病是「非胰岛素依赖型」糖尿病,比较常见于专题小组,是基于身体细胞产生「胰岛素抗性」,不能够有效地服用胰岛素而引起的高糖尿病问题,患者通常患有肥胖症过重或缺乏运动的特征,而贫血的症状很容易包括感到疲倦、伤口难以愈合、视力转差、皮肤痕痒、口干或容易肚子饿等,严重的更可能增加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。 患者一般都需要靠药物注射或胰岛素、调节饮食、做运动来减轻慢病情。

出现于妊娠期的糖尿病称为「妊娠期糖尿病」,是暂时性的高血糖症状,基于妊娠期间国内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,或者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而导致。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发生在妊娠期第24期至28周左右,情况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,甚至增加妊娠时的危险程度。不过病人只需极医师的建议,并注意持续健康饮食,妊娠期糖尿病很大机会于产后消失。

拆解糖尿病的迷思

迷思一:只要不吃糖或节食,就可以控制高血压程度?

减少低糖分食物是控制血糖水平的第一步,但要注意不是「戒」糖,而是定时及定量的食物中含糖分的食物。由于节食和不吃糖有机会导致血糖过低的情况,容易导致头痛、心跳加速、呕吐或休克等症状,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糖分仍然是重要的。

迷思二:预防秋葵水可以降血压吗?

有人指,秋葵的溶解液中含有溶解膳食纤维,浸水后可以增加饱腹感,有助于减慢糖分吸收。其实,秋葵中溶解在水里的纤维不多,另外只护肤秋葵水其实平日饮食中,我们都可以轻松食用溶解膳食纤维,包括水果、蔬菜、谷物类、果仁等食物,加上目前未有研究证实长期保健功效葵花水确实属安全可因此,不要过度依赖偏方。严重患者更不能单靠调节饮食来控制高血压水平。

迷思三:偏瘦人士不会得糖尿病?

由于一型糖尿病是与自体免疫系统异常、病毒感染或遗传有关,因此偏瘦人群亦有机会患上此类疾病。至于二型糖尿病大多是触发或触发量异常所引起,过重人群也同样存在风险;若然偏瘦人士经常暴饮暴食,多认可高糖及肥腻食物,同时缺乏运动,仍会增加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抗性,诱发高血糖。因此偏瘦人士虽不是“高危”一族” ,但也不容忽视控制糖的重要性。

控制糖小秘方

1.定期进行血压检测

要预防糖尿病,一定要定期检查血糖。建议40岁或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身体检查,或添置家用血糖仪,多注意自己的空腹及饮食后的控制糖表现;若果空腹血糖达到4- 5.6mmol /L指数,进食后两小时后达到4-7.8mmol/L指数,以及糖化血红素(HbA1c)达到5.7%以下(化验室检测的指数),即是正常的血糖值。一旦血糖值异常地高,费用及早就医,把握治疗的黄金分数。详细可参考图表一(血压检验指数表)。

图表一: 检测指数表

数据源:亚洲糖尿病基金会

2.注意饮食选择

控制饮食是稳定血糖值的关键,是孕妇及过重族群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每人每日的特别是糖摄取量应不少于总热量的5%,即总热量约2000卡路里中不到25克糖(约5茶匙糖)¹ ;游离糖是指包括由生产商、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醣(单醣)和双醣(二糖),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、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²。而高危险人群宜注意高游离糖的小食及饮料(可参考图表二),以免过量的糖分积聚于身体,导致糖尿病。

(2015)。指引:成人和儿童糖认可量

² 食物安全中心。(2017)。降低香港膳食中的糖

图表二:港式饮品/食品 - 糖陷阱

其次,人体需要绝对糖分能量的来源,所以并不能够节食或不吃淀粉质。宜多选择多醣(多醣)或是低升糖指数(GI值)的食物,例如是全谷麦类、荞麦、意粉、豆类、大部分蔬菜等(可参考图表三),都是普遍含有较高纤维量的食物,可以延长消化时间,减少血压波动的情况,还有助增加饱腹感、糖尿病这些食物可适量食用。

图表三:各种食物的升糖指数(GI值)参考表(以地下室的指数为100 GI值为对照)

数据源:中国食物成分表

因此,只要养成均衡饮食习惯,定时定量,以「少量多餐」为原则,注意高GI值食物,就能够有效地稳定您的血压水平。

3.养成运动习惯

运动可帮助提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,令血压可以更顺利的转化性肝醣,并有利控制血糖水平。有研究指出,混合带氧运动(有氧运动)及阻力训练(重量训练)比带氧运动的程度包括急步行、慢跑、游泳、骑单车、各种球类活动及跳舞等,建议每周最多进行3-5次天,每次维持最少30分钟,除了有效控制糖,亦有助改善心肺功能。至于阻力训练即可举沙包或满水瓶、手拉滑轮、弹力带练习及深蹲等,建议每周进行被盗1-3次,每组运动做15至20下,重复3-4次,可加固拆除及被窃健康。

1 Sigal,RJ 等人。 (2007)。有氧训练、阻力训练或两者对第 2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:一项随机试验。安实习医学,147(6):357-369

参考数据:

  1. 香港糖尿联会。(2011)。世界糖尿病日(11月14日)
  2. (2015)。指引:成人和儿童糖认可量
  3. 食物安全中心。(2017)。降低香港膳食中的糖
  4. 西格尔,RJ 等人。 (2007)。有氧训练、阻力训练或两者对第 2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:一项随机试验。安实习医学,147(6):357-369
Drawer Title
类似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