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第一波高峰下降时,代表着围炉吃火锅的时节又到了!眼睛看着餐桌上布满了林林总共的食物,你会不知不觉间越来越吃得越来越多,逐渐消化系统的负担,更可能增加导致腹泻、胃气另外吃火锅放题的肉类及加工肉款式多,宜吃过量可能暗藏危机,为健康带来负面影响。因此吃火锅适可而止,也要懂得精明地挑选食材、汤底及酱料,让吃火锅都可以变成健康的聚餐活动!
火锅潜在的健康风险
肉高嘌呤视为痛风元凶
嘌呤(嘌呤)是一种有机化合物,被人体吸收后会经常产生尿酸,即诱发痛风症的主要成分。大部分高嘌呤的食物来自肉类、内脏、海鲜、酒精等火锅中出现的物质。上火锅的汤底会愈来愈多,其嘌呤含量愈来愈高,导致吃火锅后较易出现关节痛问题。 至于促进嘌呤嘌呤能力较弱、生育、糖尿病、肾脏病、更年期、家族遗传等都是形成高尿酸及痛风的成分,需要严格选择火锅食材,注意「高」嘌呤的食物(可参考图表一)。
食品脂肪高影响心血管健康
各类火锅食材,如炸鱼皮、枝竹、响铃、肥牛、士肠、芝麻酱等,都属于高热量及脂肪的食物,其中炸物更含有反式脂肪和食物物质,进食过量有机会致肥及食物。另外每4片肥牛(40克),已相当于1碗白饭(约220吨)的热量,脂肪含量亦高达25克(相当于5茶匙油),热量胡萝卜鲜牛肉高出5倍(可参考图表二),也是汤底不断滚愈油腻的原因之一。无论是动物性或植物性的摄入,摄取过量仍会造成营养问题,导致脂肪积存过多于身体,甚至血管壁,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。
¹食物安全中心(食物营养计算器)
汤底、酱料钠质高容易令体积水
一般火锅店都会提供麻辣、沙爹、猪骨、日式酱油、椒盐猪肚等多款高钠的火锅汤底,让汤料的风味封装食品包装,能提升食物的鲜味。 另外一般人吃火锅也会沾酱,例如是酱油、沙茶酱、辣椒酱、蒜蓉酱等,令整体的钠摄取量最大增加。根据下文的建议,一般总结每日的钠摄取量应少于2000毫克(即大约一茶匙食盐)²,其中每一汤匙的酱油(约15克)含有大约870毫克钠,已接近建议上限的一半(可参考图表三)。当体积存有少量的钠离子,相当于水在内地,有机会造成水肿问题,也可能导致血液容积上升,影响血糖值。
² 世界卫生组织。 (2012)。指引:成人和儿童的钠摄取量
肉类款式多配戴肠胃负担
相对于起质,人体需要大量时间去消化蛋白质,所以食用淀粉大量肉类可能会导致消化的消化运动减慢,引发消化不良或便秘等问题。 然而,食用一些高油分的肉类,例如肥牛、猪颈肉、鱼皮饺、猪骨等,反而会令破坏积聚过量油脂,而引起腹泻问题。至于加工肉方面,肠道已于2015年把此肉类列为「美味类食物」的食物组别,因为其腌制和烟熏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食用物质,例如提高是磷酸盐类,有机会影响肠胃健康,消化道癌症的风险³。可见过度吃不同种类的肉都有机会承担肠胃负担,需适可而止。
³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。 (2015)。食用加工肉和红肉的致癌性评价
想要健康健康地吃火锅,您请专注于以下的健康小秘方!
5个健康吃火锅秘诀:
1.选清汤汤底
想吃得健康,第一步一定是选择合适的汤底,例如香菜鱼片汤、清鸡汤、鲜西红柿汤、瘦肉药材汤、荞麦萝卜汤等,都是较低脂和健康的汤最后。宜注意现成汤包,并多采用新鲜蔬菜及香料调味,加入糖、盐和油,有利于减少吃愈油腻的情况。
2.先菜后肉
建议吃火锅可按「先菜后肉」的托盘。由于可以先煮肉会令进口的脂肪及肥膏溶入汤底中,此后再加入蔬菜,大量吸收残留在汤底的油脂,让我们吃后更不健康,甚至影响消化系统。因此煮火锅可先放菜及淀粉类,有利控制油脂摄取量,丰富的膳食纤维更可以增加饱腹感,减少过度吃肉及高热量食物的机会。
3. 点低脂食品
无可否认,普遍肥肉的口感及都较瘦肉好吃,不过为了健康着想,我们应该多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食材。肉类方面,宜选择近肩、腰部及上方的肉,例如牛肩肉、牛展、鸡髀肉、猪腿肉等含量较高的部位,脂肪比例会相对较少。至于海鲜方面,可选鱼鲜片、鱼肚、海虾、各款海鲜(尿酸高的人物)不宜过度吃肉及贝壳海鲜类),脂肪低且营养价值高,例如蚬肉含有丰富的维他命B12,有助于红血球的制造;蚝肉含有锌质,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功能;鱼肉含有丰富的奥米加3,有助滋润肌肤及促进心、脑健康。
4.以新鲜食材为主
建议少吃肉丸、鱼皮饺、午餐肉、干酪肠等加工食品,有助于控制您的钠及脂肪量食物,宜多选用新鲜肉类,包括牛肉、家禽、猪肉、羊肉、海解,因为原型食物的营养价值能保留得更好,而且含有碳水化合物。至于鱼滑、虾滑、鸭血等天然的肌肤食物,其实还添加了额外的食用盐,同样属于加工食品。因此选择无添加的肉类及海鲜,原汁原味又健康
5.采用天然酱料
酱料方面可选择姜、葱、新鲜蒜粒、萝卜泥、鲜辣椒、鸡蛋等天然食材来搭配提味,减少选用油脂及钠含量高的现成酱料,或不沾酱就最健康。
参考数据:
- 食物安全中心(食物营养助理)
- 世界卫生组织. (2012)。指引:成人和儿童的钠摄取量
-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。 (2015)。食用加工肉和红肉的致癌性评价